武漢大學的電氣工程是現代科技領域中的核心學科之一,更是當今高新技術領域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學科。例如正是電子技術的巨大進步才推動了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的信息時代的到來,并將改變人類的生活工作模式。武漢大學在職研究生電氣工程專業的發展前景同樣很有潛力,使得當今的學生就業比率一直很高。
	
武漢大學在職研究生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高層次人才,具體要求如下:
1、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改革開放。自覺遵紀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質。
2、勤奮學習,學風端正。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一定的開拓精神,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工作的能力。
3、對工作認真負責,身心健康。
	
電氣工程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
電氣工程一級學科涵蓋的二級學科包括: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工理論與新技術、脈沖功率與等離子體技術,各二級學科的研究方向如下:
1、高電壓與絕緣技術
主要研究雷電防護,接地技術,內部過電壓機理及防護技術,電氣外絕緣,高壓電氣設備絕緣及診斷,高電壓試驗,絕緣在線檢測技術,電磁兼容,高壓電器,高電壓新技術。
2、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主要研究電力系統運行與控制,電力系統規劃與可靠性,電力系統分析與仿真,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裝置,電力系統廠站自動化,新能源發電與并網技術,電力市場,直流輸電與柔性輸電系統,電能質量分析與控制,配電網與微電網技術,電力系統信息化,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
3、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主要研究電力電子功率變換與系統,包括電力電子電路拓撲結構、各種電源技術;電力電子系統分析、控制與綜合,包括電力電子系統的建模分析、數字控制技術、電力電子裝置與系統設計;直流輸電與柔性直流輸電技術;電機運行與電力電子控制技術,包括變頻調速技術、電力傳動控制技術;新能源發電與接入技術,包括風力發電及控制系統、光伏發電及控制系統、電力儲能及雙向變換技術;電力信息技術,包括電力通信及協議、信息網絡、智能電網信息技術。
4、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主要研究工程電磁場數值計算與分析,電機電器多物理場計算與結構優化,高功率脈沖與電磁發射,電工材料測試與分析,絕緣介質物理與試驗。
5、脈沖功率與等離子體技術
主要研究脈沖功率技術,高功率電磁脈沖,電磁脈沖防護理論與技術,靜電放電理論與應用,微波電子學,等離子體理論與應用技術。
	
在職研究生課程設置:
| 類 別 | 課程名稱 | 英文課程名稱 | 學分 | 學時 | 開課學期 | |
| 學 位 課 | 公共必修課 | 第一外國語 | First Foreign Language | 2 | 72 | 2 |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2 | 36 | 1 | ||
| 自然辯證法概論 | Dialectics of Nature | 1 | 18 | 1 | ||
| 學科通開課 | 現代電網絡理論 | Modern Electrical Network Theory | 2 | 36 | 1 | |
| 工程電磁場分析 | Enginee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2 | 36 | 1 | ||
| 現代控制理論 | Modern Control Theory | 2 | 36 | 1 | ||
| 機電能量轉換 | Electromechanical Energy Conversion | 2 | 36 | 1 | ||
| 現代數字信號處理 | Modern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 2 | 36 | 1 | ||
| 研究方向必修課 | 專業英語 | Specialized English | 2 | 36 | 1 | |
| 電氣測試技術 | Electrical Testing Technology | 2 | 36 | 2 | ||
| 超高壓電網內部過電壓分析 | Internal Overvoltage Analysis of EHV Power Grid | 2 | 36 | 1 | ||
| 電力系統分析與運行 | Power System Analysis and Operation | 2 | 36 | 1 | ||
| 繼電保護技術與運用 | Protective Relay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 2 | 36 | 2 | ||
| 現代電力電子技術 | Modern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 2 | 36 | 1 | ||
| 電力電子系統拓撲建模及仿真 | Power Electronic System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 2 | 36 | 2 | ||
| 氣體放電物理 | Gas Discharge Physics | 2 | 36 | 2 | ||
| 防雷與接地技術 |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Technology | 2 | 36 | 2 | ||
| 隨機過程 | Stochastic Process | 3 | 54 | 1 | ||
| 矩陣論 | Matrix Theory | 3 | 54 | 1 | ||
| 數值分析 | Numerical Analysis | 3 | 54 | 1 | ||
| 數理統計 |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 3 | 54 | 1 | ||
| 選修課 | 高等電力網絡分析 | Advanced Power Network Analysis | 2 | 36 | 2 | |
| 電力系統動態模擬與數值仿真 | Dynamic Simul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Power System | 2 | 36 | 1 | ||
| 電力系統辯識 | Power System Identification | 2 | 36 | 2 | ||
| FACTS/DFACTS的原理及應用 | FACTS/DFACT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 2 | 36 | 1 | ||
| 分布式發電與微電網 |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nd Micro-grid | 2 | 36 | 1 | ||
| 電能質量 | Power Quality | 2 | 36 | 2 | ||
| 電力市場運營及技術支持系統 | Electricity Market Operation and Technical Support System | 2 | 36 | 2 | ||
| 智能電網 | Smart Grid | 2 | 36 | 2 | ||
| 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Sensor | 2 | 36 | 2 | ||
| 電磁兼容技術 |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2 | 36 | 2 | ||
| 新能源接入技術 | Renewable Energy Integration | 2 | 36 | 2 | ||
| 電氣外絕緣 | Electric External Insulation | 2 | 36 | 1 | ||
| 電力系統通信與信息處理 | Power System Communication and Imformation Processing | 2 | 36 | 2 | ||
| 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方法導論 | Introduction to VLSI Design | 2 | 36 | 1 | ||
| 補 修 課 | 電機學 | Electrical Machines |  |  |  | |
| 電力系統分析 | Power Analysis |  |  |  | ||
|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 | Electric Power System Protective Relaying |  |  |  | ||
| 電力系統規劃與可靠性 | Power System Planning and Realiability |  |  |  | ||
| 高電壓技術 | High Voltage Technology |  |  |  | ||
| 電力電子學 | Power Electronics |  |  |  | ||
論文要求:
1、論文選題:
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選擇學科前沿領域課題,應密切結合學科發展與國家經濟和社會建設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論創新與應用價值。
2、開題報告:
選題后學生應擬定撰寫計劃,然后在指導小組內進行開題報告,說明選題的目的、意義、國內外目前研究現狀、完成課題的條件和可行性、課題實施方案、研究的創新點、預期的進程等,并向教研室或指導小組做開題報告,參加論文開題報告的老師應不少于3名(包括導師)。經過討論認為選題合適,計劃切實可行,方能正式開展論文實驗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變動時,必須重新進行開題報告。
3、論文撰寫:
進入論文撰寫階段后,導師應不定期檢查論文進展情況。論文應符合武漢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寫作規范,表述清楚、資料翔實、論證有據、邏輯嚴謹。學位論文完成并經指導小組審查通過后,在論文答辯前一個月提交給2位評閱人評閱。評閱人須是具備教授、副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同行專家,其中校外專家不少于1人。評閱意見在合格以上者,方可進入論文答辯環節。
4、答辯資格:
學科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應完成課程的學習并修滿學分;完成實習實踐環節;參與至少一項課題研究;參加10次以上學術交流活動(包括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聽取學術報告等)并填寫《武漢大學碩士研究生學術活動考核表》;在與學科相關的中文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或除導師之外的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單位以武漢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至少1篇。申請提前畢業的碩士研究生必須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和其他培養環節的考核且成績全部優秀,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在與學科相關的中文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單位以武漢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至少2篇,其中1篇為SCI論文。
5、論文答辯:
在每年5月底或ll月底前完成。論文答辯委員會由5人組成。經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論文方為通過,授予工學碩士學位。
	
科研成果:
武漢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自2007年至2011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主持和參與“973”課題5項,主持和參與支撐計劃課題2項,參與“863”重大專項2項,主持面上基金項目26項,國防“973”、“863”、預研基金和其它國防項目10余項;承擔了科研和服務項目1000余個,科研經費2.15億元。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進步獎18項,發明專利24項。出版教材和專著18本,發表論文2000余篇,其中三大檢索收錄719篇。100多項科研成果被轉換為現實生產力,一大批研究成果在國內占據于領先地位,有些科研成果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學術交流:
武漢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現有“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及“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三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和湖北省電氣工程一級重點學科,“國家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工科基礎課程電工電子教學基地”等教學平臺以及“雷電防護與接地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重點實驗室(部級)”、“武漢雷電防護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省級)”“高電壓大容量開關電器研究開發平臺”和“武漢大學智能電網研究院”等科研平臺。
	
學習年限:
學制三年,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四年。申請提前畢業者在校最低學習年限不低于兩年。
	
培養方式:
采取以導師為主、導師負責和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既強調理論課程的學習,也十分重視科研實踐和動手能力的培養。研究課題一般針對工程實際及專業領域最新發展趨勢。通過一定的研究與實踐,培養研究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
	
聯系老師:宋老師孟老師
咨詢電話:400-8032-898
 宋老師
宋老師
 孟老師
孟老師
咨詢微信:daydayup123xyz
歡迎您對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門戶網進行訪問,門戶網將按照本明及《隱私政策》的規定收集、使用、儲存您的個人信息,特此發布本聲明如下,請您認真閱讀。
1、本網站尊重用戶隱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在網站上預留的信息。
2、用戶提交姓名、電話以及表單里的其他需要的信息僅用于報考在職研究生、考研輔導、專本科課程等網站所服務的項目使用。
3、用戶提交信息,會有老師進行回訪確認學生的條件資質,是否符合報考相關的項目,以及符合報考哪個項目進行推薦。
4、用戶提交信息是自愿提供,有權拒絕提交,但如果拒絕提交個人信息,本網站將無法提供招生信息,學員也無法了解到具體的招生信息,由此可能會給自己造成一定的影響。未滿18歲的用戶,必須在法定監護人已經閱讀本聲明的許可下,通過網站提交個人信息。
5、學生提交個人信息,將享受本網站和第三方的服務,如果同時在其他網站預留信息,并且報名并未通過本網站提供的服務,本網站將不負責任何責任。
6、本網站會非常注重用戶的隱私,不會將信息提供給任何與報名課程無關的第三方,除非用戶違反國家法律有關規定、國家強制要求提供用戶信息的除外。網站被第三方黑客攻擊造成的信息泄露,丟失、被盜用或被篡改等也不負任何責任。
宋老師
400-8032-898
daydayup123xyz